启  智  文  坊  学  堂
       招收小学1-6年级    初中7-9年级学生
报名热线:4001-570-585;136-0957-0585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二维码 1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一、课文内容分析

  作者用清新的笔触,叙述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用十五年的时间,在晋西北沙漠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的感人故事,由衷地赞美了老人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不朽的生命意义。文章层次井然,内容清晰,语言简练而生动。作者不仅将山沟里的绿树成荫、枝繁叶茂、错落有致的形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还把老农为创造这片绿洲所付出的千辛万苦展现得清清楚楚,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了老农的勇敢和他所创造的巨大的生态价值。

  二、学情分析

  大多数同学没有去过晋西北。因此,对课文的环境背景不容易理解,对文中老人的崇高精神也就难以感悟。教师可以补充相关的影像资料或图片,使他们有一个直观的印象。对理解课文会起到一定的作用。本篇是一篇略读课文,应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读懂阅读提示,在此基础上,了解文章内容。教师还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感悟植树造林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说出老人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2.体会课文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知道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了解奇迹是在何种情况下创造的。

  难点:体会课文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

  五、教学过程

  *总体设计说明:本篇课文为略读课文,依据统编教材编写意图,略读课文主要是将精读课文学到的阅读方法和策略,让学生自行阅读和学习,以学生自学为主,尽量避免段落的逐步分析和讲解。因此,在整篇课文教学设计力求体现学生自主 、探究的学习策略。充分放开学生手脚。教师通过适时点拨、启发、引导组织教学。以下设计都是预设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灵活调控运用,已达成教学目标 。

  板块一:交流资料,填写信息卡,了解内容

  1.交流查阅资料,在你的印象中,晋西北是个怎样的地方呢?

  预设:风沙大、干旱少雨等2. 快速浏览课文,填写老人信息卡片?

   
预设:讲述了一位山野老农,用15年的时间,面对恶劣环境,在晋西北创造了一片绿洲的感人故事。
  3.结合信息卡和课文内容,用一句话概括课文主要讲了一件怎样的感人事件?

  【设计意图】借助交流查阅资料,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拉近课文背景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距离,能形象感知晋西北环境特点。通过填写信息卡片,帮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板块二:自主阅读,合作探究,感悟奇迹

   第一步,引导学生默读阅读提示,确定学习思路。
   

  讨论阅读提示,明确学习目标,梳理出三个问题:     

   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②这一奇迹是在怎样的条件下创造的?

  ③课文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

   第二步,结合前两个问题,自主阅读、合作探究学习。

  第三步,组织集体汇报交流。  

  组织交流第一个问题:“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结合学生回答,相机出示关键句:

  1.聚焦一连串的数字(十五年、八条沟、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 谈感受。

  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2.指导有感情朗读,体会老人创造奇迹的了不起。

  组织交流第二个问题:“奇迹是在怎样的条件下被创造出来的?”

  1.引导学习第2自然段,读懂大环境的险恶。

  ①抓住关键句“我知道这条山沟所处的大环境”和“如此险恶的地方”。

  交流一:关注关键词 如,“肆虐”、“盘踞”等体会恶劣。

  交流二:关注县志 如,“风大作时,能逆吹牛使倒行”等体会可怕。

  交流三:补充视频:“大风沙”直观感受环境恶劣。

  ②小结:结合学生回答,相机板书“大环境:险恶”。

  2.引导学习第3自然段,读懂小环境的艰辛。

  ①抓住关键句“我还知道这个院子里的小环境”。

  关注一: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简朴单调的生活。

  关注二:三个典型事例——五位老汉离世、老伴静静过世、女儿三番五次接他遭拒。

  ②展开想象:他还会遇到哪些难事?

  ③小结:结合学生回答,相机板书“小环境:艰辛”。

  3.创设语境,感悟精神。

  了解了老人创造的奇迹以及创造奇迹过程中所付出的一切,你有什么话想对老人说呢?

  预设:佩服老人创造的奇迹、敬佩老人默默奉献的精神等。

  【设计意图】此环节,主要通过研读阅读提示,确定学习思路。然后围绕阅读提示中的1、2题,作为主打问题,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理解什么是奇迹和在怎样的条件下创造奇迹的。这也是教学重点。并在汇报中,预设引导学生紧紧围绕“大环境恶劣”和“小环境艰辛”两个方面,借助抓重点词句、联系上文,想象画面、创设语境对话等方式,帮助学生感知老人创造奇迹的不易和艰辛。初步感受老人的无私奉献和造福后代的决心。

  板块三:交流研讨,奇迹延续,感悟精神

  想一想,课文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

   1.引导学生聚焦课文最后一句话

   2.先小组内讨论交流,后进行汇报。(结合学情可做如下引导)

   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①问题:结合课文内容谈,你觉得不会老的指什么?

  预设:1.结合文中描写青山的句子,抓语句谈体会:不老的是青山,因为山上的树,会越来越多,年年长大,常青常绿。

  预设:2.结合以前山沟的大环境的恶劣,对比谈体会:山沟前后变化,看出如今青山的环境是越来越好,是不会老的。

  ②问题:这青山上的绿树,这绿色的奇迹,又是谁,凭着什么创造的呢?

  预设:1.老人凭着自己的双手,更是凭着自己默默奉献的精神创造的。

  预设:2.老人凭着要造福子孙后代坚定的信念等。

  3.小结。

  青山不老,不老的是青山,那片绿是永恒的,代代常绿。更是老人无私奉献和造福后代的精神永存。(板书:无私奉献、造福后代)

  【设计意图】此环节主要解决阅读的提示中第3个问题,也是教学难点的突破。通过小组研讨交流,对比阅读等多种方式,结合关键语句,逐层深入探究,感悟老人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不朽的生命意义,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

  板块四:撰写颁奖词,升华情感,课外延伸

  1.出示颁奖词。

     

  (2)仿照表达的特点试着为山野老农写一段颁奖词。(1)读一读,这段颁奖词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3)组织汇报交流分享。

  2.搜集植树造林英雄事迹读一读。

  【设计意图】此环节主要借助读写结合,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借助颁奖词评价人物品质的方法,提高学生表达与评价能力。课后搜集造林英雄事迹,拓展学生阅读视野并与同学分享,把课堂引向课外,丰富学生的阅读实践。

  六、板书设计

                 青山不老

            无私奉献    造福后代

                  奇迹

               大环境   恶劣

               小环境   艰苦

本网站旨在促进我国基础教育的信息交流,促进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本网站转载的资料,如果作者不希望我们在网上使用其作品,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收到您的意见后立即从网上移除有关内容。未经人教网的明确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对人教网所属的服务器做镜像。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