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  智  文  坊  学  堂
       招收小学1-6年级    初中7-9年级学生
报名热线:4001-570-585;136-0957-0585

咱家孩子为什么在学习上就是不开窍呢?

 二维码 18

我曾有一个学生,女孩,个子不高,很漂亮,爱玩,性格开朗活泼。第一次到我班上上课的时候就让我眼睛一亮,亮的原因当然不仅仅是因为她很漂亮,更重要的是,我一整节的数学课,她都没有认真听讲,但是,做课堂练习的时候,却写得一笔的好字。

字漂亮,格式清晰,逻辑完整,计算过硬,课堂练习可以说一点点瑕疵都没有。这还是她全程没有认真听课,如果认真听课呢?所以,这是一个聪明的女孩,非常地聪明和机灵。但是,因为她爱玩,学习又不认真,尤其是喜欢和社会上的男孩玩,所以在学校她从来没有被老师待见过,各科老师都不待见她,动不动课堂上就批评她,说她不是学习的材料,一天到晚混社会才好。请家长,家长也会跟着老师一起责备、批评、教训她……最终,她终于下定决心不再学习了,真的出去混社会了。

还有一个男孩,聪明,但一样的调皮。调皮到什么程度?有次,因为校长在全校大会上点名批评了他,他居然偷偷地溜进校长室,卸了校长座椅上的一个螺丝,把校长摔成了骨裂。就这样的一个调皮的男孩,其实刚上初一的时候学习成绩也是不错的,成绩也是名列前茅,但还是因为调皮,不受老师待见,老师天天批评,天天批评,也是时不时的请家长,家长呢?教育的方式超级简单,劈头盖脸就是一顿打,最终初三毕业也没有考上高中,草草的上了一个中专了事。

以这两个聪明但成绩不太好的孩子为例,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在学习上到底发生了怎样的问题?有没有什么共性?如果有,共性是什么?

首先,这两个孩子总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无所谓,总觉得自己说的事情别人根本就不在乎,也总觉得自己的想法没有人能够重视。他们在学校里属于边缘人物,无足轻重,而且还经常被批评、否定。

那么,到底是什么让这两个孩子在学校搞不好同伴的关系,也搞不好师生的关系呢?根据我的了解,这两个孩子无法在学校处理好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责任还真的不在孩子身上,即便,这些不好的行为出自于这两个孩子,但是真正影响他们的,其实是他们的父母。为什么我这样说呢?有没有依据呢?

根据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理论,每一个人的行为都是被塑造出来的。也就是说,这两个聪明的孩子之所以在学校无法处理好同伴和老师之间的人际关系,是因为他们是被他人塑造出来的。那塑造他们如此行为的又是谁呢?

我们首先怀疑的是这两位孩子的养育者------他们的父母。

女孩从小是在爷爷奶奶家长大的,尽管她的父母就住在离爷爷奶奶步行只需要5分钟的同一条街道上,但是她依然还是在爷爷奶奶家长大的,没有回过家,父母的理由是倒班的需要。因为父母上班是倒班制的,所以顾不上照顾她。那么,即便是三班倒,甚至是两班倒,难道每次倒班父母都是刚好一起的吗?事实上,据我所知,她的父母并不在同一家公司的同一个岗位上。所以,这个女孩从小与她的父母之间是感情缺失的,随着年纪的不断增长,慢慢地爷爷奶奶开始管不住她了,此时,父母把她接回到了自己的身边,但又因为长时间的情感缺失,导致这个女孩根本就不服父母的管教:顶嘴、逆反、离家出走,甚至因为父母的打骂,孩子内心是枯竭的,所以,潜意识中,她对爱和他人的理解充满了深深地渴望,所以她开始寻找,不断地去要爱,要自由,最终,滑进了社会,滑出了学校。

男孩呢?爸爸长期在外工作,即便回来,也是小住几天就走,很少陪伴孩子,更谈不上跟孩子进行深入地,心灵上的交谈。妈妈则是一个所谓心直口快,说话不经过大脑,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以批评、否定、责骂甚至的殴打为主要教育手段的人。大家试想一下,一个缺位的父亲和一个简单粗暴,充满负能量的母亲,能培养出一个充满价值感、自信、有责任心、有能力的孩子吗?对吧?用屁股也能想出来,这几无可能。

曾经我们聊到,自己家孩子的潜意识程序是不能指望学校的老师来植入的。如果我们指望学校的老师,这就变成了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作为父母,我们不去学习,不与孩子沟通,不去主动架构优质的亲子关系,没有改善、替换孩子潜意识思维的想法和能力,你就没法调用孩子潜意识的能量,没法让孩子自主自发的去学习。

当你不能调动孩子的时候,就只能调动你自己,所以,你开始恐惧,恐惧孩子的未来不可期,开始焦虑,不知道该怎么办。然后紧紧地看死自己的孩子,不敢放手,怕孩子出事,凡事亲力、亲为、亲自监管……等孩子慢慢长大,慢慢开始产生自主意识,准备脱离原生家庭,慢慢开始跟自己的原生家庭“心理断奶”的时候,你想管也管不住了。你说,他不听;你做,他不看,甚至逆反、顶撞、嫌弃你啰啰嗦嗦,学业上也开始不断地下滑。然后,你更焦虑、更恐惧、抓的更紧,孩子进一步的对抗……最终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家长无奈,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孩子脾气渐长、不服管教、成绩下滑而无可奈何,最终,轻轻地说一句,“这个孩子也不知道为啥,就是学习上不开窍,心思就不在学习上,不是个学习的材料……”,而后放弃了事,让孩子自己经历、体悟、成长去吧,“我是管不住咯!”

所以,绝大多数孩子的聪明劲儿都差不多,但为什么学习成绩差别很大?咱家的孩子为什么在学习上就是不开窍?为什么学习的时候爱打瞌睡,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做作业磨蹭,考试的时候粗心、发懵?为什么明知道自己的学习成绩不算太好,却也还是不肯努力呢?因为他们不相信自己能搞好学习,也不知道怎么做可以搞好学习。之所以会不相信,也不知道,是因为他们被人塑造成这样了。谁干的?他跟谁在一起最多,你就知道是谁了。

大多数的父母并不明白,孩子的学习效率其实是取决于一个孩子的精神生命状态的,取决于孩子的内在动力,而并不是简单的取决于孩子用在学习上的时间,取决于孩子是不是参加了补习班。

比方,如果我们今天有一个订单没有拿下来,或者因为最近的新冠疫情公司损失巨大,那么这个时候,我说,“来,老板,看会儿书吧,学习一下吧?”你会专心致志的学习吗?即使勉为其难的坐下来,你能够保证,你学习的成果吗?

所以,就像我们的父母经常对孩子说的,学习是你自己的事情。的确,学习就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但是,如果这个孩子的精神生命已经处于枯萎的状态,你怎么能让他焕发朝气?也就是说,这样的孩子,他们早已掉进成长的大坑里万箭穿心,父母却还想要他们高效的产出成绩,用残废的精神去跟其他精神富足的孩子们赛跑,这,怎么可能赢呢?

所以,请各位父母记住:永远不要让一个精神残疾的孩子,去跟精神富足的孩子竞赛,因为,他们不在一个起跑线上。

因此,和大多数父母所想象的很不一样。大多数的父母认为,孩子的学习成果,也就是最终的分数,可能大致是这样的:与孩子的智商、孩子完成学习任务的效率(上课听讲、写作业的认真程度、投入在预习和复习上的时间)以及是否参加课外辅导班有关。

但这与我们的研究结果是完全不同的。我们认为,影响孩子考试成绩的最终因素,与孩子学习的动机有关,与孩子学习的能力有关,与孩子所处的客观环境有关

再细分一些,也就是说,孩子最终的学习成绩:与孩子的志向和目标有关(即学习的动机);与孩子的学习思维和方法有关(即学习的能力);与孩子的流体智商、亲子关系、社会关系、内在自我的连接有关(即孩子所处的客观环境)。

所以,我们仔细观察生活就会发现,有一些孩子,平时似乎也不怎么努力,也不上补习班,也看不出来有多勤奋,甚至上课睡觉,下课也不写作业,不背书,不记单词,但是他的考试成绩就是很高,什么题似乎都难不住。但是另一些孩子呢?天天在书桌前,吭哧吭哧学到夜里一点、两点都不睡,家长看着心疼,学生累到不行,结果呢?成绩依然上不去,甚至还往下走。

所以,对于那些学习成绩暂时还不是太理想的孩子来说,首先要解决的不是他们在学习上开不开窍,上不上补习班,玩不玩手机,谈不谈恋爱,打不打架,学不学习,以及如何学习,做什么练习的问题,而是首先要去填平他们成长的大坑,让他们先爬出坑来,去完成与父母的连接,完成与社会的连接,完成与内在自我的连接,找到方向,找到梦想,提升自己的理想抱负水平。

只有做完这些,这个时候,父母才需要真正开始去关注和解决孩子学习上开不开窍,如何学习,以及怎样来学习的问题。

我是麒麟爸爸,曾经在一线教书十余年,现在侧重于精研未成年孩子心理因素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下面的图片,展示了我们这部分内容的知识体系和框架,其中,绿色部分为前几期的主要内容,加粗部分为本期主要内容,未加粗的部分为下一期的主要内容。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点赞、转发或者收藏,关注亦无不可,谢谢大家,我们下期再见。

本图片版权属于麒麟爸爸,禁止任何单位与个人未经授权随意盗用。


发布于 2020-07-30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