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  智  文  坊  学  堂
       招收小学1-6年级    初中7-9年级学生
报名热线:4001-570-585;136-0957-0585

学习管理孩子

 二维码 4

学习管理孩子

欢迎词; 自我介绍

欢迎家长朋友们来到[ ** 家长学校],请给我们在座的每位家长一个热烈的掌声。(欢迎词)

我叫***,是***机构的老师,[**家长学校](* PPT-课题封面:大字显示主题)是由我们**学校与北京大学成功家庭教育研究课题组联合举办的一个公益性的家长课堂,目的是通过家长课堂的讲座和研讨,传播成功家庭教育的科学理念和方法,帮助家长朋友们提升教育孩子的能力,有效解决教育孩子的问题。孩子的成长和成才并非仅仅靠优质的学校教育就能够实现的;北大专家的调研发现,成功的家庭教育是孩子一生成功幸福的基础。北大学生成功黄金定律之三:良好的家庭教育与优质的学校教育的完美结合。就是说,一个高材生的成长需要以良好的家庭教育为基础,家庭与学校合作,才能共同培养出优秀的孩子来。所以,我们今天邀请家长朋友们来,一起探讨一下成功教育孩子的理念和方法。

我们家长课堂有一系列专题课程,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学习管理孩子》(* PPT-1:大字显示题目)

好孩子不是责打出来的,也不是夸奖出来的。“棒”和“捧”都有可能扼杀孩子的天资和前途。我们的主张是:“好孩子是管出来的”。

    管就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对他们进行管理,让孩子会学习、会做事、会做人。

    (P2)教育是一种过程管理,家庭教育当然也是过程管理。这种过程管理是以目标为指引、以信任为基础、以激励和控制为手段的管理。

    管理体现在孩子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如帮助孩子树立人生理想并为之奋斗、塑造孩子良好的性格与道德修养、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并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孩子进入社会等等,都是家庭教育管理的内容。

(P3)第一节   以目标为指引

一、明确的目标

目标既可以是长远的,也可以是近期的,既可以是宏大的人生理想与追求,也可以是直接考上某一个大学。不管是哪一种目标,对于个人而言都非常重要。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组织三组人,让他们分别向着10公里以外的三个村子进发。

第一组的人既不知道村庄的名字,也不知道路程有多远,只告诉他们跟着向导走就行了。刚走出两三公里,就开始有人叫苦;走到一半的时候,有人几乎愤怒了,他们抱怨为什么要走这么远,,何时才能走到头,有人甚至坐在路边不愿走了;越往后,他们的情绪就越低落。

第二组的人知道村庄的名字和路程有多远,但路边没有里程碑,只能凭经验来估计行程的时间和距离。走到一半的时候,大多数人想知道已经走了多远,比较有经验的人说:“大概走了一半的路程。”于是,大家又簇拥着继续往前走。当走到全程的四分之三的时候,大家情绪开始低落,觉得疲惫不堪,而路程似乎还有很长。当有人说:“快到了!”“快到了!”大家有振作起来,加快了行进的步伐。

第三组的人不仅知道村子的名字、路程、,而且公路旁每一公里都有一块里程碑,人们便走边看里程碑,每缩短一公里大家便有一小阵的快乐。行进中他们用歌声和笑声来消除疲劳,情绪一直很高涨,所以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

心理学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当人们的行动有了明确目标的时候,并能把行动与目标不断地加以对照,进而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行进速度与目标之间的距离,人们行动的动机就会得到维持和加强,就会自觉地克服一切困难,努力到达目标。

所以,引导孩子有明确的目标非常重要。

  (P4) 对北大学生的调查发现:他们中很多人早早就有自己的奋斗目标与理想,并把这种奋斗目标具体指向为国内一流名牌大学,如北大、清华这样的著名学府,以考入这些一流名牌大学来激励自己的学习。

    在学生问卷中我们询问了这样一个问题:

    在中小学的不同时期,你对自己实现理想的升学目标并最终考入北京大学,是否有过很强烈的期望(预期)?

    26.4%的人在小学毕业时对考取北京大学有很强烈的预期;

    33.3%的人在初中阶段立志考取北大;

    到初中毕业时,这个比例上升到47.1%;

    到高中阶段,这个比例上升到58.5%;

    到高考前,大约有73%的同学对实现理想的升学目标并最终考入北京大学有过很强烈的期望。

(P5)二、制定什么样的目标

    目标可以分成三个层次: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制定目标的时候,应该把三个层次的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个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目标,每一阶段目标的实现就是人生上了一个新台阶,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要相结合,要在远期目标的基础上加入若干个短期内就可实现的目标;关键时期(阶段),既有年度目标,又要有月、周短期目标;在明确整体目标的同时,还要分科目制定逐日完成的小目标,依次实现和突破,这样既可以尽可能地实现远期目标,又可在一次次地小成功中获得自信、一步步地走向成功。

(一)远大的长期目标

    长期目标是“愿景”或“远景”,是希望未来达到的景象。对中小学生而言,长远目标就是他们的人生理想。没有理想的支撑,人生就会失去进取的动力,甚至失去生活的动力;而有了理想、有了希望,就不会虚度时光,就不会整日被烦恼缠身,也就意味着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在长远目标的确立问题上,家长要做的主要是要教会孩子认清奋斗目标和责任。

    北大学生、2003年沈阳铁西区理科状元小刘的母亲是这么说的:

    孩子要从小立志,定目标,并一定要让他懂得学习是为了自己将来有出息,成为国家栋梁。学习是所有工作中最轻松的,连学习的苦都受不了,那就什么也干不了。当你过了这个阶段,想在学习上吃苦都没有机会了。如果有的话,要比现在苦上几倍,甚至几十倍。

(二)“跳一跳”,够得着的中期目标

    中期目标应该是清楚、明确、具体的,而且是“跳一跳,够得着”的。如果跳起来够不着,目标难度太大,那就不能让孩子获得成功和自信,反而可能让孩子感觉沮丧,容易失去信心;如果孩子不需要跳起来就够得着,目标难度过小,那也会失去了目标的意义,激发不出应有的干劲。

    只有“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才是合适的目标,才能够最好的激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来看北大学生小吴的例子。小吴的妈妈说:

    作为家长当然希望孩子能考上国内一流的大学,但是我们也不是不切实际的让孩子追求这样的目标。在帮助孩子确定学习目标的问题上,我们认为父母一定要帮助孩子掌握好这个问题,因为孩子年龄小,对各种事物的观念还未形成,难免考虑问题不全面。

    我们父母要掌握一个原则,无论在小学、中学每个学年中,各阶段的具体目标由孩子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己确定,我们只是分析孩子的学习情况、学习环境,确定孩子学习的长远目标。如小学毕业时应达到什么程度,在年级中排什么位置,可考入什么样的中学等。

    孩子每一次期末考试后,我们都会根据成绩单和班级年级排名和她一起分析她的成绩变化,看看总成绩和单科成绩比之前是提高了还是下降了,并且分析这样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三)细致可行的短期目标

    有了远期和中期目标的指引,具体的目标实现该怎么办,还要落实到短期行动目标上来。

    来自云南的北大学生小胡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不仅学业优秀,更具有远大的人生理想,有正确的人生观,遇到挫折不低头的性格,以及战胜困难的毅力。小胡的妈妈在接受我们访谈时说:

    为了培养孩子坚强的毅力及克服困难的能力,在他小学三年级时,每到周六下午,父亲就带他骑自行车到距家10多公里的海埂足球训练基地踢球,在骑行中有意识地对他讲解路旁的农作物,让他观察农作物的变化,这样增加了课外知识又锻炼了身体和毅力,并增加一些自然常识。

    那年春节,我们一家三人骑自行车到呈贡的公园游玩,从家里到呈贡公园单边30多公里,往返60多公里。在刚骑行时孩子很高兴,骑得也很快,但骑了18公里后孩子骑不动了,加之天气又冷,孩子就想坐汽车走,这时我们就鼓励孩子要坚强,凡事只要是自己想好要做的,就要坚持到底。

    在我们的鼓励下,孩子又坚持了骑行,经过三个小时的骑行,我们终于到了呈贡公园,在公园玩了一会儿休息好了后,又骑行返回家中。孩子在骑行中既锻炼了身体又磨练了意志。

    短期目标因为要马上付诸行动,所以不仅要具体,而且必须细致。

    在孩子幼小的时候,家长可以在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学习兴趣的培养,孩子性格的塑造与行为训练等方面制定具体细致的计划,并一一实施。

    但是在中学,尤其是高中的时候,家长在具体细致的短期目标制定上,能够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小了。一方面,中学学习的一些知识已经明显的超过了一些家长的知识范围,家长基本上已经无能为力;另一方面,孩子也觉得自己已经长大,很多事情愿意自己做主,自己为自己负责。

(P6)三、目标确立和实施的原则

    (一)共同确定目标

    制定孩子的培养目标与制定工作计划不一样,它需要父母更多地从孩子的自身特点与综合素质来考量。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总是出于爱与善意的。父母们“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希望孩子们长大以后都能成为了不起的人。这些都没有错,重要的是你的期望与孩子目标的契合。

    因此,目标应该是征得孩子同意的,是由父母和孩子共同认可的。共同确定的意义在于:

    家长单方面确定的目标仅仅是家长自己的目标,而不是孩子的目标。共同确定的目标,就是要让孩子自己要有目标,孩子自己的成就感来自自己的目标,不是来自于父母的目标。

    请看北大学生小艾的例子:

    小艾的父亲对孩子的期望是为人忠厚老实,对人讲诚信,长大后成为对国家有用的栋梁。在学业上,他要求孩子好好学习,把学习成绩搞好,只要孩子尽力,就不会责备。

    小艾在父亲的指引下,在乡镇小学和初中勤奋努力,在高中的时候考上了重庆南开中学,因为孩子表现出了出众的学习能力,从这个时候开始,父亲对他的期望是考上全国最好的大学,而孩子自己也从这个时候开始希望考上北京大学,家长和孩子在目标上达成了共识。这种共识是小艾努力学习并最终考上北大的动力。

(P7)(二)监督目标实施

    家长与孩子共同确定目标后,很重要的一项工作是督促和引导孩子实施目标。

    以下是北京大学数学学院04级学生小孙对家庭教育目标的认识:

    初中阶段我们认为是人生成长的一个比较重要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孩子社会接触面逐步扩大,思想比较活跃且不成熟,对事物的认知能力、鉴别能力较差,孩子所处的环境好坏对他的成长很重要,家长必须为他创造一个较好的外部环境。因此我们出钱为孩子选择了一所较好的中学——昆明二中,看重这所中学不仅仅是它的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看中了它严谨的校风和学校的风气,中学阶段培养德育比智育更重要。

    中学阶段孩子正常地度过了危险的青春期,虽然也有一些偏离但最终能自我调节并沿着正确的轨迹成长。在学习上,孩子在初一时想好了要做第一,当时在一篇作文中表现了出来,然后在班主任的鼓励下成为了他初中时的目标,可以说这是老师和孩子确定的,我们只是监督而已。

    高中时,由于进校时分数刚好排在全班最后一名,定下的目标只是每次能够进步一点,孩子自己把这种想法告诉了我,后来我所做的,只是监督孩子目标的执行。

    高二的寒假,孩子和家里达成协议,带有奖励的性质,如果达到目标,就奖励一个MP3,条件是英语成绩提高到80分以上,或者是在数理化竞赛任何一项中获得保送资格。

    其实我们心里更希望孩子能够提高英语成绩,但孩子明确了参加数理化竞赛的目标。从那时候开始孩子更加认真努力,最终三门竞赛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数学获得省二等奖、物理获得省一等奖、化学获得省一等奖、全国三等奖。

(P8)(三)想办法让孩子自己知道努力,这才是关键

在目标制定问题上,家长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引导孩子自己制定目标,想办法让孩子自己知道努力。不妨找些资料激励他,比如:

哈佛图书馆训言(部分)

1.此刻打盹,你将做梦;而此刻学习,你将圆梦。

2.没有艰辛,便无所获。

3.学习这件事,不是缺乏时间,而是缺乏努力。

4.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5.谁也不能随随便便成功,它来自彻底的自我管理和毅力。

6.即使现在,对手也不停地翻动书页。

    有不少北大学生家长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如小高同学的父亲在访谈中认为自己做得比较成功的是让孩子知道自己去努力。

    小高认为:

    父亲母亲一直认为学习目标要自己来确定,学习是为自己学的,不是为别人学的,只有自己设立的目标才最适合自己。而且自己的目标自己才更有动力去努力。

    我还记得在初中的时候写过一个保证书,内容大概是自己如果没有考到重点高中,家里不会拿出额外的钱来供自己去重点的。那个时候还是初一,所以这给了我一个很大的压力,或者说也是一种动力。我在刚入初中时排在班级十七八名,一学期后排到前五,一年后就是全班第一了,到初三就是年级第一了,中考的时候竟然比重点线高了六七十分的样子。

    另外一个比较有危机感的是爸爸妈妈也在不断学习。爸爸在2000年被政府公派到美国留学了半年,妈妈也参加自考拿下了法律专业的学士学位,而且计算机也拿到了三级证书,每天看到爸爸妈妈以他们的年纪还在努力,挺受感动的,所以也决心好好学习,摆脱自己家里学位最低的状况。

(p9)(四)提供相应激励

    当孩子达到预期目标时,家长应该及时给以激励,如口头表扬、赞赏、做一桌好菜,或者如果事先有约定的话要把许诺的激励兑现。这种奖励必须发生在目标完成之后,而不是将要完成甚至刚刚开始的时候,不然就会完全失去意义

    来自广西的小张现在是北京大学物理学院04级学生:

    1979年6月,他们一家人在中越自卫反击战时从越南逃往中国。到中国后,父亲找到了一份服装技术员的工作,母亲则当上了清洁工人。在对孩子的管教上,小张的家中主要是母亲发挥了更多的作用。

    小张的母亲说:

    我们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会为孩子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首先是作为母亲我心里有一个最终目标,但这个目标不会马上对孩子说出来,而是依照孩子不同时段达到的不同水平而调整。

    小学时候只是稳定孩子的成绩,不让孩子学坏;初中时发现孩子有了进重点中学的水平,就希望孩子考上重点(二中三中);高中发现孩子在重点中学里面成绩也不错,才对孩子说出希望他考上清华、北大。

    我们会根据目标与孩子签订合同,合同是口头的,如孩子在初中三年拿下8次年级第一,或者是三年里市里竞赛都拿到一等奖,就给孩子买电脑。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孩子的初中成绩保持稳定,进而进入重点高中。结果孩子初中连续8次考年级第一,我们也兑现了自己的诺言。

(P10)(五)理解并支持孩子所追求的目标

    孩子在上中学以后,随着与外界接触的增加、知识的积累以及阅历的丰富,会萌发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确立自己的目标和计划,如果这种目标是积极向上并有利于孩子长远发展利益的,家长就应该理解并支持孩子追求自己的理想。这种理解和支持说起来容易,但要做到并不容易,它不仅需要家长在物质、金钱和时间上的投入,需要家长的耐心,还需要家长与孩子共同承担风险。能够这样做的家长并不多,而这样做了的家长,可以无愧于自己,也无愧于孩子,因为你给予孩子的机会,孩子会非常珍惜。

    小纪现在是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专业02级学生。上高中的时候,初中文化程度的父亲和母亲因企业不景气而下岗,父亲虽然在一家私营企业找到了工作,但收入很低,母亲因病在家休养。

    小纪说:

    我能够考上北大,能够坚持到现在,全靠父母的理解、信任和支持。他们在我失败的时候相信我,在别人不相信我的时候相信我,在我不自信的时候相信我。

    尤其是第一次高考失败后,我被一个还算好的大学录取,如果那样念下去工作前途还不错。很多亲戚、老师、同学都劝我去读那所大学,毕竟复读的风险很大,而且复读一年要花很多钱的,因为母亲住院,家里经济压力已经很大了,可是我不甘心就这样放弃北大,我真的很向往北大,想重来一次。

    父母在这个时候非常支持我,是他们给了我这个机会,他们不仅在经济上支持我,省吃俭用供我读书,而且没有说我最怕听到的话:“家里为了你如何如何……你应该如何如何……等等”。我觉得周围不少同学的家长都愿意那么说,很容易让人有压力和反感。

(P11)(六)“望子成龙”,但不要“逼子成龙”

    “望子成龙”无可厚非,但不能“逼子成龙”。有的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要求过严,给孩子确立的目标往往高于孩子的实际能力甚至是成人的标准。孩子每天生活在重压之下,内心焦虑、苦不堪言,结果是对学习失去兴趣,对生活失去信心。极端的情况下,高期望不仅会毁了孩子,也会毁了家庭。

    徐力的悲剧就是教训:

    2000年在浙江省金华市发生过一起震惊全国的杀人案,17岁的高二学生徐力,用铁锤打死了他的母亲。这一悲剧与他母亲“逼子成龙”的教育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徐力的母亲吴凤仙,曾经插队,自己虽自学大专,但没有机会走进大学。她把自己上大学、上名牌大学的希望转移到了孩子的身上,要求徐力在日常考试中必须进入年级的前10名,必须考上清华或浙大。孩子一旦达不到年级前10名的目标,吴凤仙就对徐力怒骂加痛打。

    徐力说:

    在家里我没有一点秘密,我们家没有一张桌子是带锁的,我写的日记放在桌子里妈妈可以随便翻看,看着不顺眼就打我骂我。有一次我写的我和同学去溜冰了,妈妈知道以后把我狠狠打了一顿,笤帚都打断了,以后我再也不写日记。

    我虽然是一个重点学校重点班的学生,可是我是这个班倒数第四名的学生,妈妈有个同事的孩子是我们班前三名的学生,每次考完试,妈妈总是拿我的成绩跟那个孩子比较,总是说你怎么那么笨呢,别人能考前三名你怎么考不到,你是猪脑子啊。

    在母亲的精神重压与身体摧残之下,最终导致徐力情绪失控,造成“杀母”的惨剧。

成功的家庭教育应该是“望子成人”远比“望子成龙”更重要,这是93.8%的北大学生家长对家庭教育的理解,他们也是这么做的。

(P12)第二节   以信任为基础

一、为什么需要信任

信任是指对他人人品、能力等的信赖,它以了解为基础和支持,是一种积极的真挚的情感体验。社会心理学家认为,追求信任是一种积极的心态,是每个正常人的普遍心理,也是一个人奋发进取、积极向上、实现自我价值的内驱力。

信任的力量是巨大的,这是一个流传的故事,但也很有启发意义:

有一个劳改犯人在外出修路的过程中,在路上捡到了1000元钱,他不假思索地交给了监管警察。可警察却轻蔑地说:

你别来这一套,用自己的钱变着花样来贿赂我,想换减刑的资本,你们这号人就是不老实。囚犯万念俱灰,心想这世界上再也不会有人相信他了。

晚上,他越狱了。在亡命的途中,他大肆抢劫钱财。

在抢得足够的钱财后,他乘上开往边境的火车。火车上很挤,他只好站在厕所旁边。

这时,有一位十分漂亮的姑娘走进厕所,关门时却发现门扣坏了。她走出来,轻声对他说:

“先生,你能为我把门吗?”

他一愣,看着姑娘纯洁无邪的眼神,他点点头,姑娘红着脸进了厕所。而他像一个忠诚的卫士一样,严严地把守着门。

在这一刹那间,他突然改变了主意。

在下一站,他下车了,到车站派出所投案自首。

警察对犯人的不信任,使得犯人万念俱灰、自暴自弃,最终越狱逃跑;一位姑娘对犯人的信任,却让犯人良知顿回、幡然醒悟、决心认罪。信任的力量是多么巨大啊!它可以在别人心中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哪怕对方是个十恶不赦的歹徒。

对孩子的管教过程中,父母与子女之间,十分需要信任,这种信任是成功家教的重要因素。父母是子女成长道路上的最重要的人,他们认为只有父母的信任,才是真实、可靠的。父母的信任意味着理解、重视和鼓励,这是真正触动他们心灵的动力。

管教孩子要以信任为基础,这是绝大多数北大学生家长的体会。

很多家长指出:

家庭教育中,孩子需要信任,信任可以让孩子意识到他身后的强有力支持,使孩子在遭遇困难和挫折时勇敢向前;信任可以使孩子感到他们与父母处于平等的地位,从而对父母更加尊重、敬爱,更加亲近、服从,心里话乐于向父母倾吐。这既增进了父母对孩子内心世界的了解,同时使父母教育孩子更能有的放矢,获得更好的效果;信任还可以换来孩子的学习责任感,释放孩子的潜能。

相反,如果父母对孩子持不信任或不够信任的态度,就无法了解孩子的愿望和要求,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就会因此而受伤害,他们对父母的信赖也会大大减弱。

(P13)二、信任自己的孩子

孩子管教以信任为基础,意味着家长对孩子能力和努力的信任,对孩子成长和未来充满希望,对孩子选择表示理解和尊重,对孩子学业不施加太大的压力,让孩子有改正错误的机会。

(一)相信孩子的能力

  信任孩子,首先要相信孩子的能力。

  本次问卷调查发现:考入北大的学生中,高中阶段学习成绩基本在全年级下游的占0.5%,基本在全年级中游的占3.4%;而那些在高中阶段成绩基本前十名的学生中,他们中的一些人在小学、初中阶段的成绩不但不优秀,而且还是老师眼中的“差生”或不被重视的成绩平平的学生,这样的人占了11.2%。

北大学生小王曾经是一个“差生”。他说:

小学和初中我都是作为一个插班生在一个子弟学校上学,刚从农村转到子弟小学时,插班在三年级一班,班主任不愿意接受我这农村小孩,班里的同学也欺负我,老师总是批评我,不得已念了几天,父母就让我降了级,读二年级。直到小学毕业,我的成绩也只能算是中等。

初中我是在另一个子弟学校上的,一开始学习还没有适应过来,只知道听讲,没有用功,结果第一次期中考就没有考好,父亲好好地训导了我,假期我刻苦学习,第二学期考了全班第四名,但以后无论怎么用功也只是第四名,在全学年也只能排7、8名。每年考上市里一中的只有7、8个。我的景况很边缘,不幸的是我在升学考试前还得了病,考试没有考好,最后差十几分没有考上一中。父亲交钱让我进了一中。

第一天上学是我一生中最惨也是最值得纪念的日子。父亲去交钱了,我在雨中低头徘徊,遇见一个初中考上一中的父母送她来上学,他父亲问了一句:

“今天你也来上学?”

  言下之意是我这样的自费生是不该与他的女儿一起上学的。

  我低头,我的泪在流,在我的面颊上,更在我的心里。父亲当时安慰我:“孩子,没事,咱不比别人差!”我对自己说:

  “王××:记住,今天,你低头走进这个大门,三年后要昂着头出去”。

  我想我做到了。

上了高中,第一次数学摸底考试我只得了38分。第一个寒假,姐姐的一句话,使我喜欢上了英语,我把能找到的英语小册子的题都做了,第二学期英语的成绩由原来的72分上升到136分(满分150分)。但其他科的成绩还是不好,高一期末考试,数学只做出了两题(共五题)。但我一直很努力。

我们学校有一个规定,考试的座次是按学年的期末成绩排名安排的,前30名第一考场,31-60名第二考场,……共有8个考场,高中三年我是由第8考场慢慢向第一考场走的过程。

我之所以能考上北大,是我高中三年不息的努力的结果。是开学时的机遇,是不甘耻于人前而确耻于人前之争的不平之心的抗争,我总是说要为自己雪耻,我自己曾刻下三枚写有“辱生”的印章。

但我想更多的是应该感谢我的父母,高中三年来他们无微不至地照顾我,信任我,激励我学习。父亲每天早上5点起床把我叫醒来学习。尤其他们的不辱之志始终对我有很大的影响。我想我无愧于他们的深爱,而且我要成为他们的骄傲。我愿用不息的奋斗报答他们。

这个“差生”的故事告诉我们:孩子只要有改变自己学习状态差的决心,那么没有永远的差生。曾经的“差生”也可以上北大。

学习成绩差是一种负面的激励因素,能够变消极为积极的关键是父母的信任和关爱。

(P14)(二)相信孩子的努力

所谓信任孩子,在很大程度上是指信任孩子会尽力做事,也会正确地做完,而孩子通常不会辜负父母的期望。有了这种信任,父母不必事必躬亲、事无巨细、一一监督、过问,怀疑孩子的努力与付出。有了这种信任,家长就会经常说:孩子,我相信你一定会成功的,因为你努力了!

小张现在是北京大学03级的学生。他父亲认为,在孩子的管教上,相信孩子的努力,鼓励他努力是非常重要的。他说:

记得孩子初中考高中时,同班几个要好而且平时学习成绩不相上下的同学,考上了提前招生的市重点高中——二中,孩子没考上。这是他上学以来遇到的最大挫折。

我们首先肯定他的智商不比别人差,基础不比别人差。没考上的原因是重视不够,准备不足,对题型不太适应。鼓励他还有统一中考,还有上市重点高中的机会。后来他以高出14分的成绩考入了另一所市重点高中。

因为班里总有比他学习好的同学,所以有时会出现郁闷、懊恼、灰心丧气的情况,我们都是鼓励他,我们告诉他:

人和人各有差异,你可能智商没有人家高,但是依靠努力是可以弥补的,对同学的进步你要向他学习;但不能成为包袱,不能成为前进路上的压力阻力,而要成为动力,你学习了人家的方法、精神,你的学习成绩会上去的,但不会是一蹴而就、一锹挖个井、一口吃个胖子的效果,但只要你努力学了,总有一天,你的知识会变成你的能力。

(P15)(三)尊重和理解孩子的选择

    以信任为基础,就是要求父母能够尊重孩子、相信孩子、理解孩子。

    问卷调查显示:很多北大学生家长对孩子说得最多的话是:

    有了决定去做好了,我们永远支持你;

    你自己做决定吧,我们尊重你的决定;

    我们尊重你的意见。

    这些话语体现了家长对孩子的充分信任,而正是这种信任,放飞了孩子的理想。

    让我们来看经济学院03级学生小杨的故事:

    小杨的家乡位于四川西南部一个四面环山的小盆地,这里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由于人多地少,粮食仅能自给自足,如果不是外出打工,家里难有现金收入。

    小杨的父母都是农民,父亲接受过初中教育,母亲只读到小学,家里一年的毛收入大约有5000元。2003年后,小杨父母到县城打工,两人每月的毛收入1000元,除去租金和生活费,每月大约有400元的节余,这些钱,是现在小杨学费和生活费的重要来源。

    小杨父母对孩子说得最多的话是:

    我们尊重你的选择,也相信你会自己把握好自己;

    只要你肯专心读书,就算砸锅卖铁也要让你读下去。

    在这简朴的话语后,是他们面临重重压力仍对儿子的默默支持,使小杨走过了高中三年和复读两年的风风雨雨,让小杨走上了实现自己理想的重要阶梯——北京大学。

(P16)(四)尊重孩子的“隐私权”

孩子是有独立人格的人,不能把孩子看作是自己的附属品。作为独立的个体,孩子也需要独立的空间,尤其是精神上的空间。一旦被入侵,就会表现得烦躁不安、忧虑戒备。只有个人空间得到充分尊重,才能心态平和,做事也会比较冷静。

家长偷看日记、偷听电话这些行为,其实都是对孩子关心不够、缺乏信任的表现,容易造成孩子对家长的不满情绪,产生沟通障碍。

在对家长的访谈中,小李的父母对此深有感触。

2003年小李以非常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元培计划”理科实验班。她的父母都是大学毕业,在教育子女上很有自己的经验。

谈起女儿的家庭教育,小李的母亲说:

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与孩子应建立起平等、朋友式的关系,而不是凡事居高临下,同时还应以双方相互充分信任为基础,会收到较好的效果,这方面我有一定的体会。

我想说一件发生在孩子初中阶段的事情。孩子上了初中以后,可以说是对其进行教育相对比较困惑的阶段,因为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心智均未成熟,但他们却普遍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不希望太多的管教和约束,因此,逆反心理比较严重,比较叛逆,喜欢交友、喜欢偶像、喜欢追星等等,所以好多人觉得这些孩子不好管。

基于此,为了孩子不分心,把精力集中到学习上,在一次家长会上,老师要求家长配合学校,查一下孩子的交友情况,听的歌曲及看了什么课外书,以及时发现苗头加以制止。说心里话,对自己的孩子我还是有把握的,所以回家后没有采取相关的行动。过了几天,孩子告诉我班上一些同学的家长分别查看了他们的东西,说我开了家长会后还像没事似的。

这时候,我就告诉女儿,妈妈相信你,相信你自己能处理好这些事情的。我之所以信任你,是因为你知道现在的社会环境、学习条件这么好,只要学习成绩符合,不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一定可以上理想的大学,不会像妈妈那样,因为所谓的政审不合格,前几次高考取得高分仍连上大学的资格都没有的情况发生,这个道理你能懂,所以我相信你没有理由不好好珍惜、不努力学习。妈妈了解你,因此信任你,不随便查看你的东西,不就是你所希望的吗?

听了我的话,孩子很感动也很高兴,因为她得到了父母的信任和尊重。有了这样的经历,孩子在各方面更加地注意,考虑问题也更成熟些。我想这经历可以说对她出色的完成中学阶段的学习任务及茁壮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每当回想起这件事,我都庆幸自己当时的理智。


(p17 )温馨提示

家长在给孩子充分信任的时候,还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一)不轻易失去信心

做父母的要避免对孩子轻易失去耐心和信任。孩子有些情绪波动,表现有好有坏的时候;孩子有些不足,他会不断改进的。每一个人都有追求美好人生的愿望,坚守对孩子、对身边人的信任,不要被生活中的不如意轻易破坏掉这种信任感。

(二)信任而不放任

信任是一种理解和依赖,而放任则是一种散漫和纵容。因此,信任孩子是必要的,但不要过分,以致走上另一个极端——放任。信任不是放任,信任是把事情做好,放任则能把事情毁坏。

(三)父母必须值得信任

1.父母要做孩子言行一致的榜样

如父母在要求孩子诚实的同时,自己要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注意做到言行一致、诚实守信。对孩子或他人的承诺要认真履行,犯错后要及时承认错误,并认真改正。成功的家长应该首先自己值得让孩子信赖。   

2.父母要了解孩子

父母应当进入孩子的世界,和孩子做知心的朋友。不仅在生活上周全地照顾孩子,学习中循循善诱地引导孩子,更应在思想道德方面严格要求孩子,并深入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给予孩子关怀与抚慰。

3.父亲和母亲之间的配合要一致

这是父母树立威信的重要保障。对孩子切忌双重标准,双重态度。这样长此以往,不仅滋长了孩子的侥幸心理,使孩子变得“两面派”,而且父母的威信在孩子面前也将荡然无存。

4.父母要学会“严”与“慈”并施

这是父母树立威信的重要手段。父母对孩子思想品德的教育、生活习惯的培养、学习技能的锻炼等各方面都应严格要求,使孩子努力做到良好;当对孩子批评教育时,应当“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孩子心服口服,从而做到信服;同时还要以一颗宽容的心对待孩子,不过分地苛求孩子做做不到、不愿做的事情,做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父母。

(P18)第三节   以赏识为激励手段

一、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赏识和认可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做了一个有趣的试验:他们对一所小学的6个班的学生成绩发展进行预测,并把他们认为有发展潜力的学生名单用赞赏的口吻通知学校的校长和有关教师,并再三叮嘱对名单保密。

实际上,这些名单的人名是他们任意选取的。然而让人出乎意料的是,8个月以后竟出现了令人惊喜的奇迹:

名单上的学生个个学习进步、性格开朗活泼、求知欲强、与老师感情甚笃。

为什么8个月之后竟会有如此显著的差异呢?

这就是期望心理中的共鸣现象。

原来,这些教师得到权威性的预测暗示后,便开始对这些学生投以赞美和信任的目光,态度亲切温和,即使他们犯了错误也没有严厉地指责他们,而且通过赞美他们的优点来表示信任他们能改正。

正是这种暗含的期待和赞美使学生增强了进取心,使他们更加自尊、自爱、自信和自强,奋发向上,故而出现了“奇迹”。

这留给我们一个启示: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

由此来看,通过赏识和认可,即通过心理暗示,不断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可以使孩子不仅有勇于进取的信心,也能有不断进取的动力。


(P19)北大学生家长看赏识

1.赏识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北大学生小陈的父亲说:

孩子能够有现在的成绩,能够热爱学习并考上北大,得益于他的学习兴趣。在他上小学的时候,我们就想过要培养他的阅读习惯和兴趣。

我是学中文的,自己本身就比较喜欢看书,所以也希望我的孩子爱阅读,家里有很多名著,我就经常带他去书房,让他读书,然后把读过的书的内容介绍给我和他妈妈,每次他说完,我们都鼓励他,表扬他,让他有成就感。慢慢我就发现,他常一个人在书房听着音乐,拿本书安静地在阅读。

可以说,赏识是激发、培养、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而走向成功的重要动力。所以,每个父母要想孩子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不断提高学习效率并走向成功,就要学会赏识自己的孩子。

2.欣赏可以让孩子充满自信

父母的正面评价对于孩子的自信心培育特别重要,特别是当孩子年龄比较小的时候。

有些家长总喜欢抱怨孩子,抓住孩子的缺点不放,喜欢从反面去“激将”孩子,想让孩子聪明,总说孩子“你真笨!”;有些家长想让孩子超过别的孩子,总是拿孩子的缺点比人家孩子的优点,总说:“人家的孩子多能干,可你……”;有些家长想希望孩子成才,但恨铁不成钢,总说“不争气的东西,看你也不是成才的料”、“世界上数你没出息”。

这样的心态与管教行为,只能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轻则造成逆反心理和怨恨情绪,重则导致孩子的失败。相反,如果能够恰如其分地赏识和认可孩子,则能够让孩子充满自信和希望,一路走向成功。

3.赏识可以激发孩子的潜能

当一个人得到赏识时,就会对自己充满信心,产生向上的动力,发挥出蕴藏在体内的巨大潜能,从而走向成功。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因而在学习过程中,激励的存在至关重要。

孩子受到赏识和认可,就会觉得自己有进步,能学好,有发展前途,以为自己在家长心目中是好学生,因而产生自身增值感,增强学习的内部动力,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提高学习成绩。

(P20)二、赏识激励着他们一路走向北大

北大学生还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在成长过程中经常受到家长、老师、同学、朋友、亲戚等等的夸奖。被夸奖的主要原因是他们的学习成绩好,结果是一种良性循环“成绩好——被夸奖——成绩更好——经常被夸奖”,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激励机制。

(一)从农家女到北大优秀生

北大学生小黄的老家在湖北省荆门市的一个小村子,家里祖祖辈辈务农,连一个出去做小本生意或打工的都没有。

1996年她考上了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小黄说:

    这在我家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好消息,我所指的不是只包括我爸、妈、弟弟和我的四口之家,而是包括了所有直系姻亲和血亲的几十口人的大家庭。

    由于从小学习成绩好,我在这大家庭中是特殊的一员,大人们夸奖我,小孩子们把我当学习的楷模。我考上北大后,终于完成了现在所谓的“向上流动”,也实现了家人对我跳出农门的期望。

    我能来到北大,主要是我所在的大家庭对我的期望和赏识。从小,我在我就读的村小学里,学习成绩就崭露头角,次次都得第一名,戴大红花,上乡初中后,成绩也依然名列前茅,在众多的小孩中,家人逐渐把期望放到了我的身上。姑姑、姑父、舅舅、舅妈们每次见面都要问我学习怎么样,在班上能考多少名,除了关心,他们还在实际生活中帮助我。

    我念初二时,学校要求上早、晚自习,却没有地方安排我们住宿,而我家离学校又太远,于是我就住到了离学校较近的姑姑家,姑姑、姑父为了让我安心学习,把不靠马路、最安静的一间房子腾出来给我住。姑姑每天早起为我做早饭,姑父每天到学校去接我下自习。这样一直坚持到半年后我住校。

    在长期的生活中,我一直被他们的关怀和期望所激励着。这种关怀和激励在两方面对我起着巨大作用:

    首先,他们在各个方面对我的优待使我将自己定位在这样一种角色上,即我就是一个读书的料子,我的职责就是读书。其次,我是在为所有关爱我的人读书,读书近乎成了我的一种责任,一种使命。

    (二)用真诚的言语夸奖孩子

    赏识和认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是通过真诚的语言夸孩子。孩子应该怎么夸合适,时下有一些推崇赏识教育的学者和实践者有很多说法,如“太好了,你真棒,你能行!”简短有力,朗朗上口。

    这里我们想介绍一下北大学生家长是怎么夸奖自己的孩子的。

    第一句话:“你这件事做得真不错,比我想象的好”。

    调查显示:小学阶段时常说的家长占79.1%,初中阶段时常说的家长占80.6%,高中阶段时常说的家长占78.3%。

    总体来看,近80%的家长经常以这样的言语夸奖孩子。

    第二句话:“你比你爸(妈)当年的水平高多了,相信你能比我做得更好”。

    调查显示:小学阶段时常说的家长占62.5%,初中阶段时常说的家长占76.7%,高中阶段时常说的家长占80.9%。

    总体来看,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父母说这样话的比例也显著增加。

    第三句话:“你是个既聪明又懂事的孩子”。

    调查显示:小学阶段时常说的家长占79.6%,初中阶段时常说的家长占78.1%,高中阶段时常说的家长占73.8%。

    总体来看,小学的时候这样的夸奖稍高,高中的时候有所下降,但依然占到了很高的比重。

(P21)三、如何让孩子被“夸”而“不垮”

(一)及时赏识要得法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人们的行为具有以下特点:当一种奖励紧随着某种行为时,这种行为再次发生的几率就增大;如果这样的行为多次出现而没有获得相应的奖励,则这种行为出现的几率就会减少,甚至完全消失;如果对某种行为的奖励方式没有任何变化,则这种奖励方式对于行为者的价值下降;如果人们的行动没有获得预期的报酬,或者得到了他料想不及的惩罚,那么他将会被激怒并有可能采取攻击性行为。

    迁移到家庭教育中给我们的启示是:

    1.当孩子有良好的行为表现时,父母要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父母要时刻关注孩子细微的进步,每一个小小的进步就是闪光点,掌握好时机,及时夸奖和鼓励,让孩子渐渐形成成就感和自豪感,促使孩子不断进步。

    2.为了巩固孩子的良好行为,父母要坚持一段时间,继续及时表扬和鼓励。

    3.父母需要不断变换表扬的形式。因为太多同样的表扬和奖励起不到应该发挥的激励作用。

(P22)(二)赏识要有针对性

    父母对子女不是随意表扬,而是针对性的表扬。

    首先.表扬针对的是孩子所完成的某种具体的行为本身,而不是泛泛而谈孩子的一般品性。如孩子在家把屋子收拾得非常干净,想给妈妈一个惊喜,妈妈回家后说:

    “你真是个爱劳动的好孩子”。这样的夸奖孩子并不喜欢。

    父母应该说:“你都会自己洗衣服了,真棒!”“谢谢你把饭桌清理得那么干净”。

    其次,表扬针对的是孩子行为的结果。勉强地表扬不仅没有效果,还会导致不良后果。如一次、两次的考试,因为孩子没努力,成绩不好,且孩子已感到极为懊恼。这时你还告诉他:你考得很不错,父母已经很满意了。这种否认事实的表扬或让孩子觉得自己不被人理解,而感到委曲;或觉得别人在怜悯他。

    第三,夸奖不等于无原则的赞扬、夸奖。如某个一度特别信奉“赏识教育”的家长,还没有看到他上中学的儿子画的全部画,就夸奖说:“儿子,你画的画可真好,真棒!”儿子厌恶地说:“我知道,这张画是我最不满意的。妈妈,你怎么还把我当小孩子哄呀!真让人讨厌!”

(P23)(三)赏识孩子要适度

赏识的潜在作用在于能为孩子将来的发展指明方向,使孩子受到鼓舞而更加进步。

适度的赏识意味着:

1.不能过度使用赏识。

父母在管教孩子时进行赏识激励,并不是对孩子所做的每件事都要进行表扬,特别是对于孩子不经过什么努力就能够完成的任务,如果给予了过多的赞誉,孩子便会对它无动于衷,更谈不上珍惜。无节制的表扬,往往是滋生自负、骄傲、虚荣心理的温床。

2.赏识要有原则和标准。

有的学者提醒:“如果没有标准,没有明确的教育指向,一味地赏识,就会演变为一种‘精神鸦片’,而现实世界是不可能永远提供给孩子‘赏识’这种鸦片的。”赏识的原则和标准需要根据家庭教育管理的目标而定,依据孩子朝向目标的态度与行为而定。适度的赏识是要让孩子既能够认清现实,又能够有激情与毅力向理想迈进。

3.不能让赏识演变为“亲子贿赂”。

通过表扬和夸奖激励孩子,这是对孩子良好行为的承认和肯定,但是如果孩子对夸奖本身产生依赖,很有可能使夸奖演变为“亲子贿赂”。

(P24)第四节   以责罚为控制手段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孩子的管教上,也应该有一定的规矩。家长需要明确告诉子女合乎社会期望的规矩是什么、怎么遵守,违反了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有人说:教育中没有体罚,就象是一个国家没有监狱一样。对于有成熟判断力的成年人也需要有肉体上的惩罚,何况是对于没有成熟判断力的未成年人?真正的教育难于避免体罚,就像是一个真正的国家需要监狱一样。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

合理的责罚不仅是合法的,也是必要的。

合理的责罚有助于孩子形成坚强的性格,能培养孩子抵抗、战胜诱惑的能力;合理的责罚能教给孩子衡量自己行为对错的标准,也是激励孩子上进的一种手段。

应该说考上北大的学生,都是学业上非常优秀的孩子,在这些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受过责罚吗?他们因为什么受到责罚?我们可以从北大学生家长对孩子的管教中,受到什么样的启示?

(P25)责罚方式:来自北大学生家长的调查实录

责罚最主要的方式有三种:

批评:包括轻度的批评指责和严厉的批评责骂。

行为惩处:包括关禁闭、罚站、罚做体力活;禁止看电影电视、外出游玩或上网玩游戏;没收孩子私人物品,减少零花钱等。

责打:包括轻度责打和重度责打。

(P26) (一)批评

北大学生调查问卷显示:

小学阶段经常受父母轻度批评指责者占33.9%,偶尔受父母轻度批评指责者占60.7%;

初中阶段经常受父母轻度批评指责者占17.7%,偶尔受父母轻度批评指责者占72.8%;

高中阶段经常受父母轻度批评指责者占10.5%,偶尔受父母轻度批评指责者占63.5%。

小学阶段经常受父母严厉的批评责骂者占8.6%,偶尔受父母严厉的批评责骂者占58.0%;

初中阶段经常受父母严厉的批评责骂者占2.6%,偶尔受父母严厉的批评责骂者占45.9%;

高中阶段经常受父母严厉的批评责骂者0.9%,偶尔受父母严厉的批评责骂者占27.9%。

(P27)(二)行为惩处

被父母关禁闭、罚站、罚做体力活者,小学阶段是15.8%,初中阶段是4.4%,高中阶段是1.5%。

被父母禁止看电影电视、外出游玩或上网玩游戏者,小学阶段是35.3%,初中阶段是22.3%,高中阶段是11.6%。

被父母没收私人物品,减少零花钱者,小学阶段12.2%,初中阶段7.8%,高中阶段6.0%。

(P28)(三)责打

小学阶段:受过体罚的占66.4%,其中受过重度体罚的占20.0%;

初中阶段:受过体罚的占24.5%,其中受过重度体罚的占6.8%;

高中阶段:受过体罚的占10%,其中受过重度体罚的占2.2%。小学、初中、高中都受过体罚的占8.6%。

(P29)(四)责罚方式的基本特点

对问卷调查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北大学生家长对子女实施的责罚有如下特定:

1.如果实施责罚,则主要采取的是批评与责骂,其次是责打,然后是行为惩处。

2.各种责罚方式的使用频率,在小学阶段最高,在初中阶段大幅度减少,在高中阶段已经很少。

3.小学阶段,儿子受到的严厉批评责骂比女儿多,初中阶段无差别,高中阶段女儿受到的批评指责比儿子多。

4.父母对儿子与女儿使用体罚的频率有差异,儿子被体罚的频率明显高于女儿。

5.父母对儿子实施的行为惩处更多一些。

6.文化程度较低的父母,使用严厉的批评指责频率相对较高。

7.农村学生的父母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对孩子的责打频率要高于城市的父母。

(P30)(五)父母因为什么责罚子女?

    总体而言,在北大学生家长看来,责罚子女最主要的原因中:

    排在第一位的是孩子学习成绩下降(28.9%);

    排在第二位的是孩子对父母说谎(22.7%);

    排在第三位的是孩子游玩娱乐过度(上网、玩游戏、看电视、看闲书等)(9.5%)。

    这三种原因在小学阶段、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没有变化;

(P31)

    责罚子女第二位原因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

    孩子游玩娱乐过度(上网、玩游戏、看电视、看闲书等)(15.9%);

    孩子对父母说谎(14.2%);

    孩子对父母及亲朋好友不文明礼貌(12.9%)。


    责罚子女第三位的原因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

    孩子游玩娱乐过度(上网、玩游戏、看电视、看闲书等)(16.3%);

    孩子外出逾时不归( 12.8%);

    孩子学习成绩下降(12%)。

(P32)(六)北大学生受到责罚后的态度

    先来看一个国外调查的数据: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教育心理学家德里森,经过5年多的“家庭教育方式和方法对孩子成长影响”的追踪调查,发现92%以上的孩子都对父母的指责表示出“强烈反感”,只有不到4%的孩子选择“如果父母的指责有道理,我可以接受”。

    北大学生对家长的体罚持什么样的态度?

    调查显示:

    10.7%的学生对体罚非常反感,一直不能接受;

    65.5%的学生虽然对体罚很反感,但事后还能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

    17.6%的学生能接受并理解家长的体罚;

    6.1%的学生表示只能接受体罚,但并不理解。

    另外我们还发现:就小学阶段的责罚效果而言,来自农村的北大学生认为父母对其的责罚效果很好的比例要高于来自城市的同学。

    对于初中阶段的责罚,父母职业均为农民者与父母职业均为工人者,子女对父母责罚的效果给予了更多的正面评价。

    这些数据说明,成绩优秀的“好孩子”不仅是“夸”出来的,也有被责罚出来,甚至是“打”出来的。

    下面我们看看北大学生家长在对孩子进行管理时,是如何运用责罚手段的。

(P33)三、上海女孩的案例:“胡萝卜加大棒”

    上海女孩小胡现在是北京大学03级的学生。小胡说:

    家长对我的教育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胡萝卜加大棒”。“胡萝卜”是赞赏、鼓励和信任,“大棒”便是责打。

    小胡的家庭很简单,是一个三口之家,她的父母原本都出生于上海市区,在初中毕业的时候,响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来到崇明农场(当时的崇明还属于浙江省管辖)种地插秧。现在她父亲是水利局的水质化验师,母亲是银行的会计师,再过两年就要退休了,他们不是党员更非领导干部,一切都显得那么普通,可能唯一让他们和别的同事有所不同的就是有个考上北大的女儿。

    小胡的父母都是初中文化,他们是如何培养出一个上北大的女儿的呢?

    小胡的妈妈说:

    我们对孩子的要求还是很高的,小学和初中都是就近入学的,我们希望她成绩名列前茅,高中要求她考上海最好的学校,这样上大学的机会就高一些。我们根据她的学习成绩做出她能够达到目的的选择,经常教育她要考名牌大学,要受最好的教育,孩子自己也是以考上最好的学校为目标,她的梦想就是上名牌大学,最好是北大,北大不行就复旦,复旦不行,那就重读了。

    有了高远的目标,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激励孩子努力学习的呢?我的做法是有表扬鼓励,但也有责罚。

    我们一开始就要求她成绩在班级里领先,这样她会越学越有劲,女儿在学习上取得点滴进步我们都给予鼓励,譬如说孩子今天兴冲冲地告诉我们,今天老师表扬了她,念了她的作文,我们就会兴致勃勃地看她的作文,还点评她哪里写得最精彩,如果期中、期末考试拿到了好成绩,除了口头表扬,还会买一样她平时想要的东西给予奖励。

    如果拿到了三好学生的奖状,那我们会高兴地放在床边看上好几天,家里就像过节一样,洋溢着快活的气氛。这样女儿就会知道什么是父母最高兴的事情,什么是她该努力的方向。

    学习成长过程中,孩子犯错误是难免的,一般问题是说服教育,第一次犯错误也是说服教育,和她一起分析错误的原因,争取让她自己知道自己错在什么地方,以后应该朝什么方向改进努力。但是同样的错误犯二次那是要受到惩罚的,例如刚上学的时候,默写生字,一个字错了一次订正了,后来考试这个字又错了,这次受到了惩罚,打了二下手心,同样做算术题,第一次做错了可以订正,第二次又犯同样的错误也是要受到惩罚的,我们要她明白这个道理,犯错误是难免的,可以改正,但是决不允许同样的错误犯第二次。

    对于父母的教育,小胡怎么看?

    小胡说:

    在我家,爸爸妈妈的家庭角色从一般的“严父慈母”变成“严母慈父”。爸爸在我眼里是“和蔼”、“体贴”又是“认真敬业”的,而相比之下妈妈就是“严谨”、“理性”却又“善解人意”的。

    爸爸妈妈都很疼爱我,却也有“男女混合双打”的记录。可能现在的孩子都会甩出“侵犯人权”、“家庭暴力”的词来抗议父母动粗,但我却始终没觉得爸爸妈妈的做法是错的,反而会有一种感激。可能正如我父母所说:孩子不打不成器,你这孩子要是不打,也进不了北大。

    现在想想,每次我在成长的岔路口徘徊,都是父母把我“打”向正确的道路。但是他们绝不是那种“一切都用武力解决”的家长,他们对于我的理解和包容同样让我多了一种要对父母负责更要对自己负责的责任感。

    父母从小对我的管教可以说很严格。不仅是学习,大到做人处事的道理,小到待人接物的细节他们都会对我有所要求。虽然父母从来对我是鼓励为主,而且从小到大别人看来我都是个优秀的孩子。

    但是我清楚地记得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父母曾经对我很失望。那个时候,我和几个伙伴迷上了贴纸,每天放学总是匆匆做完作业和她们去看新的贴纸。周末我们更是可以花一个半天去交换贴纸。

    很快,我的成绩出现了明显的退步,再加上换了老师等种种原因,原本擅长的语文竟在一次测验中出现了不及格,于是我开始用欺骗、隐瞒想方设法不让父母知道,但是此后一段时间我在课上的心不在焉促使班主任把我妈妈请到了学校。

    回家的路上,我从来没见过妈妈的脸色有这么难看,回家后妈妈狠狠地打了我,边打她自己也哭了,反复说她从来没对我这么失望过。此后,我很少再碰贴纸,也很少再和那几个伙伴在一起了,自然成绩很快也上去了。

    在我小时候,爸爸妈妈(尤其是妈妈)为了让我“听话”常常用“赶我出去”、“不给我买什么东西”、“不准看电视”来威胁我,当然最严重的就是“请你吃生活“(上海话意味“打你“),我天生倔强,因此没少挨过父母的打,最严重的一次是被父母赶到门外,但我还是没求饶。

    到了大学,我把我父母的“育儿法“告诉寝室同学时,她们都大呼不可思议,因为她们小时候父母从来都没打过她们。有了比较,我才知道我的父母有多么“凶恶”,但是我从小虽然在父母的“武力压迫”下顽强反抗,却从来没觉得他们这种做法有什么不对,有的时候我甚至要感谢他们,因为我自己也觉得像我这样的不乖、常常冒出一些稀奇古怪想法的孩子,不用武力教育很可能就会走上歧路,也就走不进我爱的北大了。

    按照现在一些教育学家的观点,父母不应该打孩子,因为这是家庭暴力,但我觉得这可能是因人而异的,至少我父母的严厉管教对我的积极影响远远大于消极影响。

    我和父母的关系根本并没有因此而产生问题,反而非常融洽,这也是我一直觉得有些奇怪的一点,但我知道父母的出发点是希望我能够更好的成长,只是他们的爱虽然外表是冷的,里面却是热的。

    现在上大学了,和父母基本上是半年见一次面。但平时除了和他们每天保持短信联系以外,每周我都会不定时地打电话回家。但我仍然和妈妈保持着亲密关系,心里开心和不开心都会和妈妈说说,也常常会谈到自己的事情。

(P34) 四、案例启示

    上述案例中,北大学生家长对子女不符合期望的行为采用过体罚。事隔多年,当他们回首自己成长过程中遭遇的体罚时,给予的基本是积极的评价,体罚激起的正面效应还是多于负面效应。

    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

    (一)能不打,则不打——非优先原则

    责罚不是优先的教育手段,如果能够用其他方法教育孩子,让孩子明白事理,最好不使用责罚,尤其是体罚。

    北大学生小田说:

    小的时候,父亲管教我特别严格,甚至会体罚,而且打得很凶,所以从小我就比较怕父亲。但自从小学六年级开始,父亲就改变了教育的方式,从体罚变成了讲道理。

    有时候我也很诧异当时父亲的转变,但父亲告诉我他确实有他的打算的,他说小的时候,是养成习惯的时候,不管得严点不会有效果,但等年龄大了,我自己就有自己的想法了,也开始懂事了,最重要的很多习惯也都养成了,所以父亲说他应该以一个大人的态度来管教我了,而不是还是个孩子。

    听了父亲的解释以后,我真的很感动,我没想到外表粗狂的父亲居然心这么细,从小就为我选好了教育的道路。我真的很感谢他。至于说到效果,我觉得看到现在在北大里读书的我就可以知道了。

    (二)告诉孩子为什么被责罚——知情原则

    必须让孩子了解为什么受到责罚。有的家长责罚孩子时不对孩子说清楚责罚的原因,让孩子觉得家长对自己的责罚很不公平,这种责罚不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反而会破坏亲子之间的关系。

    (三)别责罚太狠了——伤害最小原则

    不能因为“责打”向孩子传递恨、否定、厌恶的情绪。过分施加责罚会损伤孩子的身心健康。只有在责打的同时施予爱,尊重孩子的人格和尊严,就事论事,才有利于保护孩子的心灵,使得责罚的负面效应降低到最低程度。父母责打孩子的时候,应该使孩子明白:责打针对的是你错误行为,并不是否定你本人;只要你改正错误,父母还会接纳你、欢迎你。因此,一旦孩子有认错、悔改的表示,父母就要热情地张开双臂、拥抱孩子、接纳孩子,使孩子真正感到:父母依然爱我。

    (四)责罚要适可而止——适度原则

    要根据孩子的犯错程度、年龄特点和性格特点来把握责罚的程度。就责打而言,掌握适当的分寸十分必要。所谓适度,一是指不能频繁使用责打手段教育孩子,二是指责打要有分寸,不能过重的责打,重到孩子无法承受的程度。

    (五)别拿孩子撒气——非情绪化原则

    在责罚过程中要告诉孩子如何才能避免重蹈覆辙,而不仅仅是单纯的出气。责罚不能滥用家长权威,“我说不行就是不行”,不管有没有道理,都强求孩子接受。

    (六)不给孩子贴标签——非标签化原则

    贴了标签的孩子,会有一种逆反心理,认为“反正我已经是被你们看扁了,我做起来也没有什么后顾之忧。”在自卑和自尊心理的驱使下,有的孩子真的会认同标签身份。父母不能对孩子的偶尔过失行为无限地上纲上线,以为问题说得越严重越有效,不能因为孩子的偶尔过失把孩子说得一无是处,而且新账老账一起算,这样的责罚方式往往会适得其反。

    性格软弱的孩子,往往会这样认为:“我大概就是父母讲的那种不成器的人”,丧失改正错误努力进取的信心。

    性格倔强的孩子,会对父母产生严重的对抗情绪:“你要我这样,我偏不这样,看你能把我怎么样。”

    (七)责罚要及时——即时性原则

    心理学的即时强化原则认为:人的行为是否再次发生,与紧跟行为后的结果密切相关,如果行为的结果是令人满意的,这一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强;如果行为的结果是令人厌恶的,这一行为再度发生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父母的责罚就是对子女的不良行为施加的令人不愉快的后果,子女为避免这种不愉快的后果,有可能减少自己的不良行为。责罚得法,则能够使得子女改掉自己的不良行为。

    (八)一致性原则

    批评责罚时父母态度、意见保持一致。不仅前后一致,而且父母之间的态度也要一致。即使父母双方对是否应该惩罚孩子有不同看法,也必须注意决不当着孩子的面发生争执,而是应在事后相互提醒或讨论,以求统一认识。要让孩子很明确地感觉到,施罚是父母双方一致的意见,这样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九)光靠责罚是不行的——配套性原则

    体罚不应成为唯一的或常用的惩戒措施,而且当家长很愤怒、孩子已是青少年或不到三岁时,都不宜实施体罚。许多赞成体罚的专家也指出,体罚不能经常使用,只能作为一种惩戒的辅助手段。单纯使用体罚手段家庭教育永远不会成功,体罚只有与说理、沟通、感化、激励等教育方法结合起来,才会发挥积极作用。

    (十)我是个合格的家长吗?——反省性原则

    责罚前问问自己:自己是个合格的父母吗?自己的言传身教有问题吗?

    思考题:

    1.我在什么情况下责罚过孩子,责罚方式是否合适?

    2.我用什么手段激励孩子?

My title page contents